不平等源于自然,还是社会制度?

Xue Xia
Jul 2, 2024

--

法国思想家卢梭的这篇论文,不愧是经典思想作品,一文大致捋清楚了不平等和奴役的起源。

卢梭认为,原始状态下的人类虽然存在着自然设定的不平等,但是差别非常小,原始人之间并不存在残暴的斗争(我们能观测到的原始部落早已不是最初的原始状态),即使有食物冲突完全可以从一棵树搬到另一棵树,彼此独立。

但是,当第一个将土地圈起来声称“这是我的”的人出现,文明社会诞生了,人类搬到了茅草屋里、形成了以家庭为单位的聚居关系,彼此依赖、彼此斗争、彼此奴役。“他表面上看来是其他同类的主人,但是从某种意义来讲,却同时成为了他们的奴隶。” 富人需要穷人的服务,穷人也需要他人的救助,不穷不富的人也依赖其他同类的需求。

财富象征符号出现后,贪婪的野心“使所有人产生了相互损害的可怕倾向以及一种隐秘的嫉妒之心”。不动产增多,被占据的土地越挨越近,“一个人只有通过损害他人才能扩大自己的财产。”

巧取豪夺的富人,很清楚知道自己财富是靠暴力、滥用权力而得到的,总有一天也会以同样的方式被夺走,于是他们创造了法律。卢梭说这就是法律的起源,“弱者有了新的束缚,富人则拥有了新的权力。” 从此,“整个人类因为某些野心家的利益而被迫陷入劳动、束缚和苦难之中。”

法律和私有财产的形成进而导致了权力和资源的集中,法官出现,紧接着专制权力出现。政治层面的区分也让公民之间彼此区分。“一个法官如果想要窃取非法权利,他不可能不去拉拢亲信,然而这样他也被迫要向他们让出部分权利。此外,公民只有受到盲目野心的驱使才会自甘忍受压迫。由于他们更多的向下而不是向上看,对于他们而言,统治比自由来的珍贵。他们之所以同意带上镣铐,为的只是有朝一日能够将这镣铐强加在他人身上。” 文明状态实则是强者法则,主人的欲望即为规则。

卢梭的结论是,不平等在自然状态下几乎不存在,私有制出现才加剧了不公,文明的发展虽然带来了物质上的进步,但也伴随着道德和精神上的退化。

这篇文章是卢梭的论文,但是没有足够的考古、生物学、人类学的依据,原始社会的人真的充满怜悯之心、美德吗?我们不得而知。但是此作品作为一部充满猜想的思想作品,还是挺不错的。

--

--

No responses yet